苏州大学 转专业通用指南
  • 前言
  • 转专业介绍
    • 附: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建议
    • 什么是转专业
    • 转专业好转吗?竞争激烈吗?
    • 某专业转某专业好转吗?有哪些专业推荐?
    • 我能转某专业吗?各学院的具体政策如何?
    • 文科想转理工科专业怎么办?已修课程不满足特定专业的转专业要求怎么办?
    • 我需要准备什么?又有哪些需要尤其注意的细节?
    • 转专业成功之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会不会很麻烦?
  • 正文
    • 专业的选择
      • 哪些专业允许转入?
      • 专业踩坑
      • 院内转专业/跨院转专业
      • 竞争压力
      • 务必查看培养计划
      • *就业情况
    • 资格限制
      • 阅读相关文件
      • 哪些专业不能转出?
      • 转入/转出限制
      • 学分限制(仅对 2021 级生效)
      • 年级限制
      • 不要挂科
      • 专业限制
      • 已修课程限制
      • GPA 限制
    • 大致流程
      • 发布通知
      • 报名
      • 考核
      • 公布名单
      • 转专业之后
    • 如何准备
      • 大一转还是大二转?
      • 尽早准备
      • 优先级问题
      • 提升 GPA
      • 咨询经验
      • 课余时间安排
      • 有基础/无基础
      • 退选专业课?
      • 培养兴趣
    • 补修相关
      • 比照培养方案
      • 多少课程需要补修?
      • 是否落下的课程全部需要补修?
      • 学分自动转换
      • 课程换修
      • 补修选课
      • 延毕问题
      • 举例:一个大一成功转入计科院的学生如何安排补修
    • 转专业之后
      • 挂科?
      • 成绩单自定义
      • 延毕问题
      • 宿舍分配
      • 档案转接
      • 志愿时长转换
      • 评奖评优
      • 学生证/一卡通更新
      • 预习新课程
  • 杂项
    • 什么是 GPA?如何计算?
    • *保研
    • *竞赛
    • *志愿时长
    • *选课建议
    • *四六级考试及英语水平
    • *计算机二级证书以及其他证书
  • 附录: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建议
    • 对外校学生的建议
    • 对高中生的建议
    • 对尚未填报志愿的准大学生的一些忠告
    • 对已进入苏大并希望转专业的同学的一些忠告
    • 转专业外的其他选择
  • 访谈集
    • 说明
    • 对提高 GPA 的一些建议(纺院)
      • 苏大公共基础课简单介绍
      • 苏大纺院纺织类专业课学习方法简要介绍
  •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财经学院)转专业完全手册
    • 前言
    • 我为何要转专业?→ 转专业的思想准备
    • 我如何转专业?→ 转商院的通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我为何要转商院?→ 商院专业分析评估
    • 我为何选这个专业?→ 历年转商院报录比分析
    • 我如何准备转这个专业?→ 笔面试指导(附 2022 真题)
  •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转入资格审查
    • 选拔面试问题
    • 录取结果分析
  • 转专业到材料与化工学部通用指南
    • 前言
    • 大一上学期我们应该做什么?
    • 绩点是转专业成功与否的唯一决定因素吗?
    • 各个专业的竞争压力如何?
    • 自我介绍应该如何准备?面试会问到哪些问题?
    • 写在最后
  • 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转专业前的评估:我为什么要转入这个专业?
    • 转专业的准备:数分高代的学习,笔试与面试的准备
    • 转专业机会分析与总结:转专业的严峻形势?
  • 附件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适用于 2022 级本科生)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适用于 2021 级本科生)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2016 年新修订)(已弃用)
    • 关于开展苏州大学 2022 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在GitHub上编辑
  1. 正文
  2. 专业的选择

*就业情况

其实这一部分内容已经超出了转专业这个话题本身的范围了,属于一些题外话,可以跳过。

由于笔者在初次撰写本文时仅仅是一名大二学生,因此以下内容想必疏漏一定不少。若有读者发现不妥,欢迎私信笔者修改。

首先最著名的“生化环材四大天坑”“土木工程提桶跑路”这样的经验之谈即使有所夸大,但真实性也是很有一些的。就笔者所知,生化环材的就业前景的确相较于其他专业低至少一个层次,虽然不排除有高端科研工作者与相关领域教师等仍能享受较好的福利,但这个问题是确实存在的(考虑到目前生物类专业有触底反弹的趋势,其实就业形势已经没有前几年那么严峻了,如果想留在苏州工作,由于苏州有生物科技产业园,其实生物类专业还是比较好就业的)。土木工程则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常在户外、工作辛苦等诸多不利因素,虽然待遇并不算差,但对于大多数向往白领生活的年轻人来说,土木工程无疑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即使大热门专业金融,也素有“清北复交以下无金融”的说法。该说法有夸大成分,但也是有些可信度的。金融行业目前已经比较饱和,即使行业分析师也更倾向于招数学功底好的理工科学生尤其是数科院学生,甚至生物领域的金融分析师会考虑读生物出身的学生,而非弱数学的部分金融专业出身的学生。当然,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经理、股票销售这类“泛金融职业”,那自然不会对数学功底有太多需求。

即使在目前仍是大热门的计算机行业,也存在低技术从业者过度饱和,人工智能迟迟无法落地的问题。曾经仅仅上半年培训班就能进入大厂的神话已经几乎不能复刻。近期互联网普遍裁员的新闻,或许也让很多人意识到了计算机行业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吃香了。(2022 年末悲报,互联网已经暴雷力,如果你不是确实喜欢计算机这个行业还是快跑吧)

此外常常被认为是“铁饭碗”的法学、医学这些职业,也普遍存在就业难,不得不“熬出头”这样的问题。“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这些说法自然是夸张了,但也的确反映出这些专业教学内容难、成材周期过长的问题。即便如此,这些看似并不那么好的铁饭碗职业目前也普遍对第一专业非常看重,非本科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即使修读了第二学位,也常常无法通过面试初筛。(现实点说,为啥周围会有这么多人推荐学法学医?因为有个认识的人学法可以方便之后打官司,有个认识的人学医可以方便哪天得毛病了去看病。但那是对于别人,你要是自己学医学法可没别人说起来那么轻松、那么划算)

因此,如果仅仅是为了兴趣而放弃所处的热门专业而转入其他冷门专业,建议多加考虑。

至于金融、外语、师范以外的大多数文科专业,就业前景就更加难说了。如果希望转去这些专业,请好好考虑,你当前所在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一定比冷门文科专业更差,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当前繁重的课业压力就转去冷门专业,反而是得不偿失的。

在行业内卷情况严重的今天,想找到一个工资待遇高、工作内容轻松,而且对技术能力要求低的职业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只存在于梦里)。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情况,即使目前就读于某一热门专业,也建议在课余时间尽可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而不是高枕无忧。

当然,即便如此,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也并不与学校学习的专业有着必然联系。至少七成的就业者所处专业与学校就读专业无关,也不一定要为此过度担心。

上一页务必查看培养计划下一页资格限制

最后更新于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