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转专业通用指南
  • 前言
  • 转专业介绍
    • 附: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建议
    • 什么是转专业
    • 转专业好转吗?竞争激烈吗?
    • 某专业转某专业好转吗?有哪些专业推荐?
    • 我能转某专业吗?各学院的具体政策如何?
    • 文科想转理工科专业怎么办?已修课程不满足特定专业的转专业要求怎么办?
    • 我需要准备什么?又有哪些需要尤其注意的细节?
    • 转专业成功之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会不会很麻烦?
  • 正文
    • 专业的选择
      • 哪些专业允许转入?
      • 专业踩坑
      • 院内转专业/跨院转专业
      • 竞争压力
      • 务必查看培养计划
      • *就业情况
    • 资格限制
      • 阅读相关文件
      • 哪些专业不能转出?
      • 转入/转出限制
      • 学分限制(仅对 2021 级生效)
      • 年级限制
      • 不要挂科
      • 专业限制
      • 已修课程限制
      • GPA 限制
    • 大致流程
      • 发布通知
      • 报名
      • 考核
      • 公布名单
      • 转专业之后
    • 如何准备
      • 大一转还是大二转?
      • 尽早准备
      • 优先级问题
      • 提升 GPA
      • 咨询经验
      • 课余时间安排
      • 有基础/无基础
      • 退选专业课?
      • 培养兴趣
    • 补修相关
      • 比照培养方案
      • 多少课程需要补修?
      • 是否落下的课程全部需要补修?
      • 学分自动转换
      • 课程换修
      • 补修选课
      • 延毕问题
      • 举例:一个大一成功转入计科院的学生如何安排补修
    • 转专业之后
      • 挂科?
      • 成绩单自定义
      • 延毕问题
      • 宿舍分配
      • 档案转接
      • 志愿时长转换
      • 评奖评优
      • 学生证/一卡通更新
      • 预习新课程
  • 杂项
    • 什么是 GPA?如何计算?
    • *保研
    • *竞赛
    • *志愿时长
    • *选课建议
    • *四六级考试及英语水平
    • *计算机二级证书以及其他证书
  • 附录: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建议
    • 对外校学生的建议
    • 对高中生的建议
    • 对尚未填报志愿的准大学生的一些忠告
    • 对已进入苏大并希望转专业的同学的一些忠告
    • 转专业外的其他选择
  • 访谈集
    • 说明
    • 对提高 GPA 的一些建议(纺院)
      • 苏大公共基础课简单介绍
      • 苏大纺院纺织类专业课学习方法简要介绍
  •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财经学院)转专业完全手册
    • 前言
    • 我为何要转专业?→ 转专业的思想准备
    • 我如何转专业?→ 转商院的通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我为何要转商院?→ 商院专业分析评估
    • 我为何选这个专业?→ 历年转商院报录比分析
    • 我如何准备转这个专业?→ 笔面试指导(附 2022 真题)
  •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转入资格审查
    • 选拔面试问题
    • 录取结果分析
  • 转专业到材料与化工学部通用指南
    • 前言
    • 大一上学期我们应该做什么?
    • 绩点是转专业成功与否的唯一决定因素吗?
    • 各个专业的竞争压力如何?
    • 自我介绍应该如何准备?面试会问到哪些问题?
    • 写在最后
  • 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转专业前的评估:我为什么要转入这个专业?
    • 转专业的准备:数分高代的学习,笔试与面试的准备
    • 转专业机会分析与总结:转专业的严峻形势?
  • 附件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适用于 2022 级本科生)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适用于 2021 级本科生)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2016 年新修订)(已弃用)
    • 关于开展苏州大学 2022 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在GitHub上编辑
  1. 附录: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建议

转专业外的其他选择

转专业是否是唯一的选择?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但一旦决定转专业后,便会有不少人陷入思维定势,一心往转专业方面考虑,而忽略了其他选择。

事实上,除了转专业之外,还存在辅修/双学位/跨考等诸多选择。这些选择并不一定有转专业完美,但或许也能满足需求。

首先,对于希望读研究生的同学来说,跨专业考研/保研可能是不影响原本学习节奏的前提下达成目的的最好选择。但跨考毕竟涉及一门本科四年中完全未学过的学科,需要从零开始准备,难度必然很大。一些热门专业,例如金融、计算机,跨专业考研的难度甚至令人难以忍受。而跨专业保研的机会又相当稀少,对于并非绝对顶尖的同学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注:个人而言,不建议任何同学对跨专业保研抱有希望。

另外,如果对原专业很不喜欢甚至是深恶痛绝,决定跨考的话,本科的四年不仅是浪费的甚至是痛苦的。尽管如此,对于已经错过转专业机会,且希望读研的同学来说,跨考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并且跨考不会存在延毕的问题,也不需要补修落下的课,仅就这一点来说,似乎比转专业好上不少。

双学位是一个折中的选择,然而遗憾的是,苏州大学已经取消了双学位。通过修读第二学位,毕业时学生可以同时取得两个学位,尽管第二学位含金量并不是很高,却也仍具有一定的认可度。但由于第二学位需要毕业时提交两份毕业论文,周末等空余时间也需要全部投入学习之中,考虑到其并不很高的含金量,其实并不划算。况且,苏大已经取消了第二学位,仅开设辅修学位,因此不建议往这个方向上考虑。

另外,目前也存在校外的机构号称能提供“双学位”。这话确实没错,但这里的双学位实际上指自考院的“成人自考双学位”,本质上还是成人大学,只是给补个文凭用的,含金量甚至都不如苏大的辅修学位,同时还要求必须使用自考院错漏百出的教科书学习,认可度也几乎没有。因此,建议不要白花时间白花钱去参与所谓“自考双学位”。

辅修学位含金量较低,认可度较之第二学位还要低得多。尽管如此,辅修学位仍需要在周末等空余时间投入大量精力听课。因此辅修学位并不适合希望获得有一定认可度证明的同学,通常来说仅适合对辅修专业有兴趣,希望积累一些相关知识的同学。如果希望所学知识在简历上能真正有用,还是建议考虑转专业。

笔者个人对辅修了解不多。但根据笔者目前有限的了解,辅修通常意味着整个或部分双休都被辅修课程占据(如多数辅修课程会要求周六/周日上课),期末也需要进行辅修课程的考试。辅修通常意味着休息时间的大幅缩短。如果你感到自己能够忍受这种强度的学习与期末多出几门考试的压力,而且完全不在乎辅修学位几乎没有任何含金量的现状,只是单纯想多学点知识,那么可以考虑选择辅修学位。即使是辅修学位,学校里的老师也是会认真上课的,想学习还是能学到知识的,这个不用担心。

另外,不建议任何同学报名与自己专业相近的辅修专业,如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报个计算机专业的辅修,这样做意义很小。例如你是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报个法律的辅修、会计的辅修,这才是比较合适的。

转专业除了可能延毕外没有任何隐患,但需要投入大量精力。

在转专业后成功后,你的毕业证上会直接写上新专业的名字,转入专业会直接成为你的第一学位,而原专业彻底和你无关。相当于你一开始就在新专业就读,毕业后如不提及没有任何人知道你曾经转过专业,认可度最高,也没有什么隐患。对于找工作来说,这有着不少好处。

然而转专业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自学,有时还会耽误原专业的成绩,失败后努力则全部白费。而且转专业之后还需要补修落下的专业课,同样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还有概率延毕。因此,是否选择转专业最终还是要看个人选择。

尽管如此,转专业仍是所有选择中最为划算的选择。如果你目前仍有机会,个人建议优先考虑转专业,而非过早地准备跨专业考研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你确实考虑好了想转的专业确实是你想去的,随便挑个专业转过去只为逃离当前专业是我个人非常不建议的方式。

上一页对已进入苏大并希望转专业的同学的一些忠告下一页说明

最后更新于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