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转专业通用指南
  • 前言
  • 转专业介绍
    • 附: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建议
    • 什么是转专业
    • 转专业好转吗?竞争激烈吗?
    • 某专业转某专业好转吗?有哪些专业推荐?
    • 我能转某专业吗?各学院的具体政策如何?
    • 文科想转理工科专业怎么办?已修课程不满足特定专业的转专业要求怎么办?
    • 我需要准备什么?又有哪些需要尤其注意的细节?
    • 转专业成功之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会不会很麻烦?
  • 正文
    • 专业的选择
      • 哪些专业允许转入?
      • 专业踩坑
      • 院内转专业/跨院转专业
      • 竞争压力
      • 务必查看培养计划
      • *就业情况
    • 资格限制
      • 阅读相关文件
      • 哪些专业不能转出?
      • 转入/转出限制
      • 学分限制(仅对 2021 级生效)
      • 年级限制
      • 不要挂科
      • 专业限制
      • 已修课程限制
      • GPA 限制
    • 大致流程
      • 发布通知
      • 报名
      • 考核
      • 公布名单
      • 转专业之后
    • 如何准备
      • 大一转还是大二转?
      • 尽早准备
      • 优先级问题
      • 提升 GPA
      • 咨询经验
      • 课余时间安排
      • 有基础/无基础
      • 退选专业课?
      • 培养兴趣
    • 补修相关
      • 比照培养方案
      • 多少课程需要补修?
      • 是否落下的课程全部需要补修?
      • 学分自动转换
      • 课程换修
      • 补修选课
      • 延毕问题
      • 举例:一个大一成功转入计科院的学生如何安排补修
    • 转专业之后
      • 挂科?
      • 成绩单自定义
      • 延毕问题
      • 宿舍分配
      • 档案转接
      • 志愿时长转换
      • 评奖评优
      • 学生证/一卡通更新
      • 预习新课程
  • 杂项
    • 什么是 GPA?如何计算?
    • *保研
    • *竞赛
    • *志愿时长
    • *选课建议
    • *四六级考试及英语水平
    • *计算机二级证书以及其他证书
  • 附录: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建议
    • 对外校学生的建议
    • 对高中生的建议
    • 对尚未填报志愿的准大学生的一些忠告
    • 对已进入苏大并希望转专业的同学的一些忠告
    • 转专业外的其他选择
  • 访谈集
    • 说明
    • 对提高 GPA 的一些建议(纺院)
      • 苏大公共基础课简单介绍
      • 苏大纺院纺织类专业课学习方法简要介绍
  •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财经学院)转专业完全手册
    • 前言
    • 我为何要转专业?→ 转专业的思想准备
    • 我如何转专业?→ 转商院的通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我为何要转商院?→ 商院专业分析评估
    • 我为何选这个专业?→ 历年转商院报录比分析
    • 我如何准备转这个专业?→ 笔面试指导(附 2022 真题)
  •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转入资格审查
    • 选拔面试问题
    • 录取结果分析
  • 转专业到材料与化工学部通用指南
    • 前言
    • 大一上学期我们应该做什么?
    • 绩点是转专业成功与否的唯一决定因素吗?
    • 各个专业的竞争压力如何?
    • 自我介绍应该如何准备?面试会问到哪些问题?
    • 写在最后
  • 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转专业前的评估:我为什么要转入这个专业?
    • 转专业的准备:数分高代的学习,笔试与面试的准备
    • 转专业机会分析与总结:转专业的严峻形势?
  • 附件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适用于 2022 级本科生)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适用于 2021 级本科生)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2016 年新修订)(已弃用)
    • 关于开展苏州大学 2022 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在GitHub上编辑
  1. 正文
  2. 如何准备

大一转还是大二转?

先说结论,不推荐大二转专业,如果可能尽量大一转。大二转专业只是给予大一转专业失败的同学的另一个机会,不建议一开始就奔着大二转专业去。

关于为什么这么说,前面的内容多多少少也有提及,这里做一下总结。

首先,大二转专业客观上的确存在一定优势。由于大一大二考的往往是同一张卷子,而且大二再转时已经少了很大一部分大一已经转走的同学,还多了一年的时间去准备,难度想必会低上不少。然而由于以下诸多因素,并不十分推荐大二转专业:

  1. 延毕问题。尽管大一大二转专业都有可能因来不及补修课程而产生延毕问题,但大二延毕的概率尤其大。事实上,除极少部分新专业与原专业课程差别很小的同学,大二转专业需要延毕一年几乎是肯定的事,少数甚至需要延毕两年。对于许多同学来说,与其大二转专业延毕一年,不如考虑跨专业考研,或是毕业后直接从事相关工作,至少不会存在延毕问题。

  2. 保研困难。这是由于保研时必须修满四分之三的学分,而大二转专业几乎不可能在保研时(也就是大三下学期)修满四分之三的学分,因此无法在正常时间保研。即使想通过延毕保研也不可能,因为学校不允许延毕的同学保研。只能走考研这一条路。

  3. 大三、大四时间紧张。在大三会有一部分学生需要考虑保研,而大四则有另一部分学生会需要准备考研,大四还需要准备毕业论文。而大二转专业的同学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对大一大二落下的专业课进行补修,因此对于大二转专业的同学来说,时间非常紧张。

  4. 大二转专业可能并不为某些学院欣赏。对于大多数学院来说,一般会抱着能招多少招多少的想法,尽量把转入名额招满。但是对于部分采取宁缺毋滥原则的学院来说,大二转专业的要求十分苛刻,很多时候申请者即使在考试中取得了很高的分数,也不一定会通过。

总而言之,尽管大二转专业客观上存在许多优势,但并非是很好的选择。对于大一时经过了充分准备却不幸失败的同学来说,大二转专业是另一个机会。如果一开始就奔着大二转专业去,或许不如直接考虑跨专业考研/保研。

也许会有同学担心转专业后跟不上课程进度,希望转专业后直接跟着大一新生修读课程,多读一年。然而笔者并不清楚这方面的情况,建议咨询教务处及所在学院老师。不过就笔者个人了解,没听说有人这么做过。

上一页如何准备下一页尽早准备

最后更新于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