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转专业通用指南
  • 前言
  • 转专业介绍
    • 附: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建议
    • 什么是转专业
    • 转专业好转吗?竞争激烈吗?
    • 某专业转某专业好转吗?有哪些专业推荐?
    • 我能转某专业吗?各学院的具体政策如何?
    • 文科想转理工科专业怎么办?已修课程不满足特定专业的转专业要求怎么办?
    • 我需要准备什么?又有哪些需要尤其注意的细节?
    • 转专业成功之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会不会很麻烦?
  • 正文
    • 专业的选择
      • 哪些专业允许转入?
      • 专业踩坑
      • 院内转专业/跨院转专业
      • 竞争压力
      • 务必查看培养计划
      • *就业情况
    • 资格限制
      • 阅读相关文件
      • 哪些专业不能转出?
      • 转入/转出限制
      • 学分限制(仅对 2021 级生效)
      • 年级限制
      • 不要挂科
      • 专业限制
      • 已修课程限制
      • GPA 限制
    • 大致流程
      • 发布通知
      • 报名
      • 考核
      • 公布名单
      • 转专业之后
    • 如何准备
      • 大一转还是大二转?
      • 尽早准备
      • 优先级问题
      • 提升 GPA
      • 咨询经验
      • 课余时间安排
      • 有基础/无基础
      • 退选专业课?
      • 培养兴趣
    • 补修相关
      • 比照培养方案
      • 多少课程需要补修?
      • 是否落下的课程全部需要补修?
      • 学分自动转换
      • 课程换修
      • 补修选课
      • 延毕问题
      • 举例:一个大一成功转入计科院的学生如何安排补修
    • 转专业之后
      • 挂科?
      • 成绩单自定义
      • 延毕问题
      • 宿舍分配
      • 档案转接
      • 志愿时长转换
      • 评奖评优
      • 学生证/一卡通更新
      • 预习新课程
  • 杂项
    • 什么是 GPA?如何计算?
    • *保研
    • *竞赛
    • *志愿时长
    • *选课建议
    • *四六级考试及英语水平
    • *计算机二级证书以及其他证书
  • 附录: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建议
    • 对外校学生的建议
    • 对高中生的建议
    • 对尚未填报志愿的准大学生的一些忠告
    • 对已进入苏大并希望转专业的同学的一些忠告
    • 转专业外的其他选择
  • 访谈集
    • 说明
    • 对提高 GPA 的一些建议(纺院)
      • 苏大公共基础课简单介绍
      • 苏大纺院纺织类专业课学习方法简要介绍
  •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财经学院)转专业完全手册
    • 前言
    • 我为何要转专业?→ 转专业的思想准备
    • 我如何转专业?→ 转商院的通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我为何要转商院?→ 商院专业分析评估
    • 我为何选这个专业?→ 历年转商院报录比分析
    • 我如何准备转这个专业?→ 笔面试指导(附 2022 真题)
  •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转入资格审查
    • 选拔面试问题
    • 录取结果分析
  • 转专业到材料与化工学部通用指南
    • 前言
    • 大一上学期我们应该做什么?
    • 绩点是转专业成功与否的唯一决定因素吗?
    • 各个专业的竞争压力如何?
    • 自我介绍应该如何准备?面试会问到哪些问题?
    • 写在最后
  • 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转专业前的评估:我为什么要转入这个专业?
    • 转专业的准备:数分高代的学习,笔试与面试的准备
    • 转专业机会分析与总结:转专业的严峻形势?
  • 附件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适用于 2022 级本科生)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适用于 2021 级本科生)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2016 年新修订)(已弃用)
    • 关于开展苏州大学 2022 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在GitHub上编辑
  1. 杂项

*竞赛

如果有保研需求的话,在大一就可开始准备参加竞赛了,越早参加竞赛保研就会越轻松,不一定要将全部时间投入转专业的准备之中。另外在有些专业的转专业面试中,提及自己曾在相关竞赛中获奖也往往会给面试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在其他许多方面竞赛都相当有用。仅就保研而言,在参加竞赛前一定要对照保研相关文件以获知这项比赛的认可度情况,若保研的认可度很低,参与了意义也不是很大。对于大多数学院来说,保研只看拿到的最高奖项,重复的不算。具体的保研加分各学院差别比较大,这里不详细举例。

这里特别推荐一下数学建模竞赛,适合大部分专业的同学。由于数学建模是三人组队,通常需要一个论文写手、一个建模师和一个编程手,涵盖了从文科院到数科院再到计科院等许多学院的许多专业,因此适合的同学非常广泛。当然,这类团队比赛的缺点是有些学院对于团队比赛会因组队而扣分,但有些学校不会,具体参考各学院的保研政策。数学建模本身所需的准备时间在一众比赛中算得上是比较少的,而且此类竞赛非常多,很适合广撒网多捞鱼,性价比算是比较高的,可以考虑一下。

另一个是蓝桥杯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为单人赛,算作国家级赛事。不要被名字劝退了,虽然是编程类比赛,但其实拿奖还是比较简单的。建议报名 Python 组,花上两三个月学一下 Python,再去 leetcode 上刷点题,得个省一省二还是比较轻松的,甚至就算你一点数据结构没学,单纯靠那点基础编程知识硬写,拿个省二也没什么问题。学点编程不管怎么样还是有点意义的,即使你当前的专业和编程没多大关系。更何况这个比赛的准备时间需求不长,三个月就足够了,相较于其他同类型比赛非常划算,甚至可以说蓝桥杯是目前所有被认定的国家级赛事中最水的一个……只要你对编程不是特别厌恶,我还是比较建议去试一下的,现在不仅很容易用来申请创新创业学分,保研时也当作和挑战杯一个等级的比赛来看,真的很划算。

至于其他偏文科类型的比赛,笔者由于自身一直在理科专业就读,不是很清楚,就不过多评价了。

以后的各种事情像奖学金、保研、出国等基本都要看奖项。在竞争激烈的一些学院内,GPA 再高也无法保研,需要相关奖项来加分。因此比赛建议尽量多参加一点,不过低含金量的竞赛就免了。

上一页*保研下一页*志愿时长

最后更新于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