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转专业通用指南
  • 前言
  • 转专业介绍
    • 附: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建议
    • 什么是转专业
    • 转专业好转吗?竞争激烈吗?
    • 某专业转某专业好转吗?有哪些专业推荐?
    • 我能转某专业吗?各学院的具体政策如何?
    • 文科想转理工科专业怎么办?已修课程不满足特定专业的转专业要求怎么办?
    • 我需要准备什么?又有哪些需要尤其注意的细节?
    • 转专业成功之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会不会很麻烦?
  • 正文
    • 专业的选择
      • 哪些专业允许转入?
      • 专业踩坑
      • 院内转专业/跨院转专业
      • 竞争压力
      • 务必查看培养计划
      • *就业情况
    • 资格限制
      • 阅读相关文件
      • 哪些专业不能转出?
      • 转入/转出限制
      • 学分限制(仅对 2021 级生效)
      • 年级限制
      • 不要挂科
      • 专业限制
      • 已修课程限制
      • GPA 限制
    • 大致流程
      • 发布通知
      • 报名
      • 考核
      • 公布名单
      • 转专业之后
    • 如何准备
      • 大一转还是大二转?
      • 尽早准备
      • 优先级问题
      • 提升 GPA
      • 咨询经验
      • 课余时间安排
      • 有基础/无基础
      • 退选专业课?
      • 培养兴趣
    • 补修相关
      • 比照培养方案
      • 多少课程需要补修?
      • 是否落下的课程全部需要补修?
      • 学分自动转换
      • 课程换修
      • 补修选课
      • 延毕问题
      • 举例:一个大一成功转入计科院的学生如何安排补修
    • 转专业之后
      • 挂科?
      • 成绩单自定义
      • 延毕问题
      • 宿舍分配
      • 档案转接
      • 志愿时长转换
      • 评奖评优
      • 学生证/一卡通更新
      • 预习新课程
  • 杂项
    • 什么是 GPA?如何计算?
    • *保研
    • *竞赛
    • *志愿时长
    • *选课建议
    • *四六级考试及英语水平
    • *计算机二级证书以及其他证书
  • 附录:一些可能有价值的建议
    • 对外校学生的建议
    • 对高中生的建议
    • 对尚未填报志愿的准大学生的一些忠告
    • 对已进入苏大并希望转专业的同学的一些忠告
    • 转专业外的其他选择
  • 访谈集
    • 说明
    • 对提高 GPA 的一些建议(纺院)
      • 苏大公共基础课简单介绍
      • 苏大纺院纺织类专业课学习方法简要介绍
  •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财经学院)转专业完全手册
    • 前言
    • 我为何要转专业?→ 转专业的思想准备
    • 我如何转专业?→ 转商院的通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我为何要转商院?→ 商院专业分析评估
    • 我为何选这个专业?→ 历年转商院报录比分析
    • 我如何准备转这个专业?→ 笔面试指导(附 2022 真题)
  •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转入资格审查
    • 选拔面试问题
    • 录取结果分析
  • 转专业到材料与化工学部通用指南
    • 前言
    • 大一上学期我们应该做什么?
    • 绩点是转专业成功与否的唯一决定因素吗?
    • 各个专业的竞争压力如何?
    • 自我介绍应该如何准备?面试会问到哪些问题?
    • 写在最后
  • 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转专业前的评估:我为什么要转入这个专业?
    • 转专业的准备:数分高代的学习,笔试与面试的准备
    • 转专业机会分析与总结:转专业的严峻形势?
  • 附件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适用于 2022 级本科生)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适用于 2021 级本科生)
    • 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2016 年新修订)(已弃用)
    • 关于开展苏州大学 2022 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的通知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在GitHub上编辑
  1. 正文
  2. 补修相关

举例:一个大一成功转入计科院的学生如何安排补修

上一页延毕问题下一页转专业之后

最后更新于2年前

看了上面的内容,相信很多人还是对转专业的补修问题比较困惑,没有任何形象的理解。为此,这里举计科院转专业的例子,直观地让你了解补修的实际情况。(其实就是笔者的例子,笔者是 2020 级转入计科院的,因此就直接拿自身的经历举例)

首先看一下大一上学期落下的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周六个学时的“Python程序设计”,我想大四以前的大多数课表都抽不出时间补这个

大一上学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两门专业课:计算机导论及 Python 程序设计。如果有转入的同学大一没学过线性代数,还要多算一门线性代数。

计算机导论相对比较好说,因为课时少,后面比较容易找到时间去补。线性代数是公共课,会开晚上的重修课,也比较容易补上。关键在于“Python 程序设计”,一周六个学时的课,无论是大二的课表还是大三的课表都很难正好在这三段时间里空出来。所以有很大概率要等到大四上学期课表几乎全空的时候去学,毕业实习的时候还得回去上课,这不得不说是痛苦的。

此外,由于政策规定,这门课不能换修,即使在原专业学过名称一样,内容也大致相同的课,也不能换修,因为课程代码不一样,普及课不能换专业课。同样不能跟着重修班上课,因为重修班只开给不及格的同学。好在有一些老师比较通融,如果你大四去补这门课,老师会清楚你的情况,即使你一节课没到也尽量算你全勤,只要参加期中及期末考试,并正常提交作业即可。

下面尝试着安排大二大三的课表,看看能不能尽早把这门课补上,不要拖到大四。

首先看看大二上学期的课表:

如果一定要补这门课,需要放弃普通物理实验、数据结构课程实践和数据结构(因为这两门课是配套的,一个老师教的,不一起上会很诡异),于是课表变成了这样:

相信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不会这么安排课表,这样反倒落下了更多的课,很不划算。

再看看大三上学期的课表:

大三的课表有很多专业选修课,课程安排起来会相对灵活。尝试着把与“Python 程序设计”时间冲突的专业选修课删除:

那么,还剩下下面这些专业选修课可供选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定,专业选修课必须修满 11 学分。如果不打算用创新创业学分直接以 GPA 3.8 的最终成绩抵掉不上的话,至少学五门选修课不可避免。(简单说一下,创新创业学分是学校的一个激励措施,最高十分,可以以 GPA 3.8 的最终成绩直接抵换专业选修/通识选修/公共选修/跨专业选修课,比较容易申请到,参加很多竞赛或是有各种奖项都可以申请,而且不限制有多少门竞赛(只要不是同一个竞赛),只要参加的竞赛多凑满也很容易(例如参加一堆省级比赛搞一堆省三也可以抵),但想要一门课得到 GPA 3.8 以上的成绩还是必须正常上课,而且专业选修课通常很容易拿到 3.9/4.0,直接抵掉有点亏)

按照目前的情况,在上面的列表中选两三门课作为专业选修课是完全可以的,要拼一点选修四门也是可以的。这么看的话,似乎只要大三下学期学一门专业选修课就足够了。

那么大三下学期能不能把专业选修课修满呢?下面对比一下大一下学期的课表与大三下学期的课表:

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是倒霉,你可能整个大二一门专业课没补上,因为课表冲麻了。你也没有选择先补之前的课,而是选择先按照推荐课表上课,然后见缝插针补大一的课。所以在大三下学期,你需要补“面向对象与 C++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课程实践”、“信息检索综合实践”。(不过说实话,这情况有点极端了,一般大二多少能补上一点,这里只是拿极端举例表示一种可能,毕竟这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另外,由于不同届的培养方案不同,因此有些课你根本没法跟着大一补修,因为那门课已经从培养方案里删除了,也有可能变成了选修课,连开课年级都变了,因此只能修相近的课并进行课程换修。后续进行课程换修还有一堆麻烦事。不过有些学院确实会通融一下,为照顾少部分同学开一下这门课,不用特别担心。

可选择的专业选修课少了很多。但是可以发现,仍存在两门专业选修课可以同时上。如果在大三上学期上了三门专业选修课,在这里正好可以上全。(虽说好像这样就把专业选修课上成专业必修课了,其中有些课比较难而且给分不高,但仍然不得不选,这是没办法的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一的时候通识选修课上的不勤快,那就几乎必须要在大二全部上完,好在通识选修课开得多,一般只要课表有空就可以去上,这还比较容易修完。(但是如果大一真的一门通识选修课都没上过,那就不太容易了)

上面演示的情况看起来已经是概率不大的情况了,毕竟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课程冲突。但是有时候真实情况甚至会更糟,因为没人能保证小概率会不会轮到你。课表总是在变,各年级的培养方案也有不同,有时候确实无法在大四之前把大一落下的课补完。

事实上,真的有几届的学生,“Python 程序设计”这门课在大二大三和推荐课表中的必修课都冲突了,不得不推迟到大四。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此外,显然这么紧凑的课表会对保研造成不小的影响。转专业的同学整体上更加优秀,毕竟竞争激烈的转专业都成功了,希望保研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样紧凑的课表,其实是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去搞科研或是竞赛的。而且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的帮助,保研在大多数竞争激烈的学院里根本是不可能的。

如果希望考研或者毕业直接工作,大四一整年也有相当多的事情需要完成,如果真的被大一落下的课拖住了会很尴尬。在繁重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考研等压力下,被转专业的残余影响打断生活节奏是相当痛苦的。

如果连大一转专业的同学都可能不得不将一些课程放到大四去补的话,大二转专业的同学几乎是等着延毕了。

不过自然也有例外——有一些学院课表很空或是课程安排相当自由,没有太固定的推荐课表,这时候合理安排大二转也是可以不延毕的。不过大二转如果想着保研,恐怕难度就很大了,因为保研要修满四分之三的学分,而且是大三下学期进行的,大二转专业要达到这个要求会比较困难。

显而易见,是否延毕和你是否努力没有任何关系,只和课表甚至运气有关。运气好的话能遇到很多可以跟班补修的课不与课表冲突,运气不好的话得拖到大四去补甚至会延毕。一切都很难说。

img
img
img
img
img
这是大一下的
这是大三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