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计算机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一些建议&牢骚
    • 笔者个人对计科院的简单评价
    • 该不该卷计算机
    • 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计算机」?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学计算机」?
    • CS 与 SE——对计算机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 正文
    • 资格限制
      • 大一转/大二转
      • GPA 要求
      • 专业大类要求及已修课程要求
      • 其他限制
    • 考试内容
      • 大致说明
      • 编程题涉及范围
      • 选择题涉及范围
      • 算法内容
      • 考成什么样能转?
    • 考试流程
      • 报名及准备
      • 机试
      • 面试
      • 大致录入情况
      • 等待通知
    • 如何准备
      • 确定报名专业
      • 学习基础知识
      • 刷题
      • 学习节奏
      • 有基础/没基础
      • *准备面试
    • *对于有基础的同学
      • 对自己的水平有个认识
      • 对于有基础的同学建议的准备方式
    • 转专业之后
      • 补修相关
      • 熟悉新环境
      • 实验室招新
    • 杂项
      • 院内互转?
      • 保研相关
      • 竞赛相关
  • 附录
    • 附录 A Python 入门书籍推荐
    • 附录 B Python 编辑器推荐
    • 附录 C Type Hints(类型提示)
  • 访谈集
    • 说明
    • 转专业——迷茫与笃行
      • 半后记
      • 迷茫
      • 笃行
  • 往年考题及题解
    • 2022 年
    • 2021 年
    • 2020 年
  • 附件
    •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 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转专业“专业特长生”认定标准
    •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 年本科生转专业考试方案
  • *个人推荐书单
    • 切入书单之前
    • Python 数据科学
    • R 语言
    • 人工智能
    • 理论计算机
    • 算法
    • C/C++
    • Java
    • *关于 Web 前后端的一些牢骚
    • 前端(JavaScript)
    • 后端(Java/Go)
    • 面向对象/设计模式
    • 数据库/分布式
    • 数学
    • 最佳实践/方法论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在GitHub上编辑
  1. 正文
  2. 转专业之后

实验室招新

如果有希望转专业之后仍然能够保研或是希望提升自己的项目能力,那么可以早点考虑加入计科院的各大实验室。

通常情况下,计科院的各大实验室都会在大一下学期的期中考试之后开始招新。尽管大规模加入实验室通常发生在大二下学期,这主要是由于这时大部分同学才真正开始考虑保研,且也是大三才开始真正参与项目。但是大二下学期正式开始参与项目已经比较晚了,如果需要保研时间也很紧,还是建议抓住大一下学期的这个机会。

在招新之前,各个实验室都会举办讲座,向大一的同学进行宣传。转专业的同学比较可能恰好错过这些讲座,因此希望进入实验室的同学建议多关注这方面的消息,以免错过。

不过即使在大一下学期错过了实验室招新,也仍然会有不少实验室由于招到的人太少,很欢迎新同学的加入,甚至不少实验室会出现之后二次甚至三次扩招的情况。因此如果在招新之后主动联系各大实验室的老师,仍然是比较容易进去的。(原则上来说,实验室始终欢迎新同学的加入,无论何时,所谓实验室招新不过是大规模招新而已,并不是说其他时候就不能加入,毕竟实验室永远缺人)

如果不好意思直接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联系,可以通过邮箱进行联系(建议苏大邮箱,没有的话可以开通一个,比较正式)。各个实验室老师的联系方式在计科院的官网上大多数都可以找到。通过邮箱联系是比较正式的方式,老师每天也会阅读邮件并认真回复。甚至如果遇到辅导员或者教务办公室的电话打不通这样的情况,发邮件询问同样是很体面与礼貌的方式。

不过也不要盲目加入实验室,先要考虑好自己的情况。加入实验室一定是意味着牺牲自己大量的课余时间的,很多情况下也会牺牲大半的暑假和寒假时间,志愿时长也不见得会有多少。如果无法忍受大量时间耗费在实验室之中,希望有更多自由时间,那么其实是不建议加入实验室的。

加入实验室的主要好处有两点,一是在实验室跟着老师同学做比较容易做出好项目,而这些项目拿去参加比赛通常能得到不错的奖项,这些奖项对保研是很有帮助的;二是在实验室能够很大地提升自己的项目能力,在毕业面试工作时也能有不少拿的出手的项目,相比起很多毕业之后仍然只能写算素数/水仙花数这种小程序的同学来说,无疑是有很大优势的。

另外,如果需要挑选实验室老师的话,不用太过在意老师是硕导博导或是普通教授,不管老师什么水平指导本科生都绰绰有余了。博导一般还会比较忙,没多少时间指导本科生。相比之下普通教授时间更多,和本科生的年龄差距也更小,或许能提供更多帮助。

不过,如果打算考研或者打算直接工作,对奖项没有硬性需求,加入实验室没有太大意义。加入实验室会占用很多空余时间,做的很难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把这些空余时间用于自己看书、去 Github 上学习源代码,效率都要更高且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不过如果你是一个没人管就会摆烂的人,也没啥自觉性,那确实还不如跑实验室里去。

上一页熟悉新环境下一页杂项

最后更新于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