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 计算机学院转专业指南
  • 前言
  • 一些建议&牢骚
    • 笔者个人对计科院的简单评价
    • 该不该卷计算机
    • 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计算机」?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学计算机」?
    • CS 与 SE——对计算机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 正文
    • 资格限制
      • 大一转/大二转
      • GPA 要求
      • 专业大类要求及已修课程要求
      • 其他限制
    • 考试内容
      • 大致说明
      • 编程题涉及范围
      • 选择题涉及范围
      • 算法内容
      • 考成什么样能转?
    • 考试流程
      • 报名及准备
      • 机试
      • 面试
      • 大致录入情况
      • 等待通知
    • 如何准备
      • 确定报名专业
      • 学习基础知识
      • 刷题
      • 学习节奏
      • 有基础/没基础
      • *准备面试
    • *对于有基础的同学
      • 对自己的水平有个认识
      • 对于有基础的同学建议的准备方式
    • 转专业之后
      • 补修相关
      • 熟悉新环境
      • 实验室招新
    • 杂项
      • 院内互转?
      • 保研相关
      • 竞赛相关
  • 附录
    • 附录 A Python 入门书籍推荐
    • 附录 B Python 编辑器推荐
    • 附录 C Type Hints(类型提示)
  • 访谈集
    • 说明
    • 转专业——迷茫与笃行
      • 半后记
      • 迷茫
      • 笃行
  • 往年考题及题解
    • 2022 年
    • 2021 年
    • 2020 年
  • 附件
    •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 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
    •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转专业“专业特长生”认定标准
    •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 年本科生转专业考试方案
  • *个人推荐书单
    • 切入书单之前
    • Python 数据科学
    • R 语言
    • 人工智能
    • 理论计算机
    • 算法
    • C/C++
    • Java
    • *关于 Web 前后端的一些牢骚
    • 前端(JavaScript)
    • 后端(Java/Go)
    • 面向对象/设计模式
    • 数据库/分布式
    • 数学
    • 最佳实践/方法论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 一、学科竞赛
  • 二、专业论文
  • 三、知识产权
  • 四、本认定标准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转专业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在GitHub上编辑
  1. 附件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转专业“专业特长生”认定标准

依据《苏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修订稿)》(苏大教 [2016] 85 号)相关规定,特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转专业“专业特长生”认定标准,让有计算机专业特长的学生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服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特长生”认定范畴仅限学科竞赛、学术论文、知识产权三个方面。

申请转入学生在高中阶段或大学阶段有认定范围内的三个方面中的任 1 项,即可认定为具有“专业特长生”潜质,在转专业中以“专业特长生”类型进行申请,并以“专业特长生”进行资格初审。

学生与直系亲属或学历、职称、职务明显高于本人的合作科研成果、竞赛奖项等不纳入学生“专业特长生”认定范畴。

一、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赛事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内竞赛项目名单为依据,申请学生作为主力成员或以个人方式参加国家或省级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对团队赛,国赛级别仅限前 3 名,省赛级别仅限前 2 名。可被认定的与计算机相关赛事及等级如下:

序号
竞赛名称
认定要求

1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NOI)

国赛铜奖及以上

2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in Provinces,NOIP)

提高组省赛一等奖

3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国赛三等奖及以上或省赛二等奖及以上

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国赛三等奖及以上或省赛二等奖及以上

5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国赛三等奖及以上或省赛二等奖及以上

6

ACM-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国际决赛铜奖及以上或亚洲决赛铜奖及以上或区域赛银奖及以上

7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Robocon、RoboTac

国赛三等奖及以上或省赛二等奖及以上

8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国赛三等奖及以上或省赛二等奖及以上

9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大数据挑战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移动应用创新赛、网络技术挑战赛、人工智能创意赛(2020 年新纳入)

国赛银奖及以上或省赛金奖和个人奖二等奖及以上

10

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

国赛三等奖及以上或省赛二等奖及以上

11

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决赛铜奖及以上或区域赛银奖及以上或女生赛金奖

12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国赛二等奖及以上或省赛一等奖

13

CCF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

全国赛铜奖及以上或区域赛银奖及以上

14

“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国赛三等奖及以上或省赛二等奖及以上

15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国赛三等奖及以上或省赛二等奖及以上

16

RobCom 机器人开发者大赛

国赛三等奖及以上或省赛二等奖及以上

二、专业论文

专业论文是指学生本科阶段在核心期刊及以上,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的与计算机类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业论文认定以最新版北图核刊、中英文 CCF A/B/C 类论文以及中科院 SCI 分区论文列表为认定标准,但下列期刊除外:

  1. IEEE Access

  2. Journal of Computers (JCP, ISSN 1796-203X)

  3. Journal of Software (JSW, ISSN 1796-217X)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 ISSN 1812-5638

  5. Journal of Information& Computational Science, ISSN 1548-7741

  6.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ISSN: 1478-9906

  7. Journal of Converge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SN 1975-9320

  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SSN:1975-9339

  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ments in Computing Technology

三、知识产权

以第一发明人,首次获得的与计算机类相关的国家授权专利,转让专利除外,包括:

  1. 授权国内发明专利

  2. 授权国内实用新型专利

四、本认定标准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转专业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上一页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 年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下一页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 年本科生转专业考试方案

最后更新于2年前